田晓军委员:
现就田晓军委员提出的《积极施策 推进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发展》的提案,答复如下:
一、我市外贸发展现状
近年来,全市进出口规模始终保持全省第3位,2024年,我市进出口454.4亿元,同比下降4.8%。其中,出口239.4亿元,同比增长3.4%;进口214.9亿元,同比下降12.6%。外贸依存度为29.1%,居全省第二(大连第一)。
从企业主体看,龙头企业在外贸额上发挥支撑作用,中小企业也是重要生力军。2024年底,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近900户,新增50余户,总量在全省居大连、沈阳之后。生产型外贸企业数量占比在80%左右。年出口额亿元以下的企业800余户,年出口额千万元以上、亿元以下的企业230余户;年出口额千万元以下的企业600余户。
近年来,以光伏设备、汽保设备为代表的机电产品、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,成为外贸稳定增长点。
二、已开展的工作
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,市商务局开展了以下工作:
(一)积极组织开展外贸政策培训
2024年,举办“营口市外贸企业主体培育暨国际市场开拓政策宣讲会”“跨境电商出口卖家经验分享交流会”“中国(营口)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培训会”等大型培训活动,深入县区进行走访调研、政策宣讲50余次,累计培训服务800余人次。2025年4月,联合鲅鱼圈政府共同举办“讲政策、稳外贸、拓市场”外贸宣讲会,旨在通过政策解读、经验分享和实务指导,助力外贸企业稳订单、拓市场、提质效,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。
(二)积极落实省“百团千企”拓市场行动
2024年,组织200余家企业参加华交会、广交会、中东欧客商对接会、跨采会等系列展洽活动,累计达成意向成交额7.3亿元。贯彻落实国家、省关于改进广交会参展企业质量,充分发挥广交会平台的贸易促进作用的工作要求,联合市工信局、市科技局梳理本地区优质企业情况,建立广交会优质候选企业库,积极邀请在名单内的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。2025年,组织我市辽宁东盛塑业有限公司、辽宁世泽暖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、营口君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38家外贸企业参展第137届广交会,展会期间,我市参展企业与来自日本、德国、俄罗斯、科威特等国的客商达成合作意向,参展效果良好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日本自办展、中东欧自办展等省商务厅确认的145个重点境外展会及进博会、亚欧博览会、南博会等重点境内展会;积极推广辽宁RCEP公共服务平台,辅助企业判断市场前景,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,促进我市外贸保稳提质。
(三)积极推进跨境电商发展
持续开展跨境电商主体培育、交流合作、调研服务等各项工作。年初以来,先后开展了跨境电商政策培训会、“讲政策、稳外贸、拓市场”外贸宣讲会等培训会议,通过政策解读、经验分享和实务指导,助力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。组织企业参加第5届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暨外贸新业态要素资源对接等系列活动,助力跨境电商企业深度对接行业、平台资源。
(四)持续扩大信保政策覆盖面
2024年,中信保承保我市外经贸规模11.35亿美元,保障小微企业出口规模2.7亿美元,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41.29%,拉动融资金额4.46亿人民币,支持出口企业数317家,服务专精特新企业27家,保障其出口规模1.91亿美元,企业覆盖率达43.9%, 小微企业覆盖率46.12%,同比提升2.21个百分点,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,为24家企业提供融资增信,充分发挥信保融资促进作用,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。
(五)指导企业防范化解风险
联合海关等部门,深入分析研判我市外贸重点行业、企业,形成全市外贸分析报告。积极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,针对我市企业开展专项政策辅导,鼓励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。
(六)积极争取省外经贸领域项目资金
2025年,拟争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、贷款贴息、信保、跨境电商发展、企业“走出去”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等十余个重点方向的资金,目前已将项目资金申请文件报至省商务厅,后续将持续关注项目审核进度。
三、下步工作打算
一是加大外贸主体培育力度。围绕外贸市场主体培育,通过重点展会、信用保险、融资、汇率避险等多种政策性工具,支持外贸企业稳住现有订单,同时高度关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,引导企业通过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,积极应对贸易环境不确定性。6月底前,计划开展一次全市外贸政策培训,助力企业用好政策红利。定期召开小微企业普惠政策宣传沙龙,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覆盖面。
二是深入实施“跨境电商+产业带”战略,加大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力度。加强重点企业服务力度,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。聚焦我市汽保设备等重点产业,大力培育具有引领、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,加大对小微电商企业的扶持力度,积极推动“跨境电商+汽保产业带”发展。开展中国(营口)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业务培训、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等系列培训。通过政策宣讲、培训辅导等措施,鼓励跨境电商企业深耕产品品牌,实现品牌出海。